close

這篇文章不是教大家如何做自己,而是在思考「做自己」到底是什麼?

●大學畢業,才是做自己的開始?

當我們在探討「做自己」時,很容易陷入一種二元對立的狀況,非要再某些問題點上做出二分法,例如家長要小朋友唸書時,小朋友總是會啷朗著「我不喜歡 做這件事情,為什麼總是要去符合社會期待,我做這件事情就是背叛自己,所以我做的很痛苦」之類的報怨,非要將學習的任務與自由作綑綁,並且製造對立。之所 以造成這種學習障礙,當然跟家庭教育及人格發展、對知識的認知與否有關,但這不是我要探討的重點,讓我感興趣的是關於「做自己」的各種相關資訊,諸如

1.越崇尚做自己的人,在社會的階級就越低。

2.日劇東大特訓班裡,山下智九「做自己」的宣言被現實生活考量所擊垮。

3.「做自己」時常出現在人們推託的藉口當中。

從上面三個線索當中(當中有一個甚至是個案類型的..),似乎很容易導出「喜歡做自己的人通常都很失 敗」,但這種說法非常沒說服力且過度簡化當中該有的佐證。那做自己跟失敗到底有什麼關係?James Marcia曾經針對初出社會的青少年做過一項有關社會認知及自我評量的調查,並將調查內容分析成4大類,為了不讓篇幅變的太長,我只舉最好的與最需改善 的兩類。

「認同成功」

認同成功的年輕人充分了解社會對個人在能力以及價值態度上的要求,並且能夠忠實評估、審視自己的能力 與價值觀,不盲從,也不憤世嫉俗。他們能夠發展出對社會的認 同感,對於自己的工作、愛情、宗教、政治信仰,有明晰的價值觀,但並不固執己見,能夠保持開放的彈性,更願意為自己的理想與社會共同的大目標奮鬥。

「認同混淆」

有些年輕人對於大人為他們設定的目標並不真正認同,卻也不積極找尋自己的方向,對周遭的一切都感覺無聊、提不起勁。又有些年輕人找不到自己能夠認同 的目 標,對未來完全沒有想法,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因此為了填補空虛、掩飾焦慮,只能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尋找麻醉自己、讓自己不必面對嚴肅人生課題 的生活方式。

認同成功者的特質時常出現在許多名人傳記與成功企業家的故事裡,而認同混淆者的特質時常出現在國中時期某些同班同學身上。正常情況下一般人當然不會 直接暴露出如上述類型中的缺陷,通常都會使用防衛語言來維護自己在社會價值觀當中的正當性;成功的人格特質當中也有可能包含「認同混淆」中的項目。有趣的 是,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認同成功的人通常較能夠融入社會規範中,而認同混淆的人卻時常因為懶惰而忽略學習、忽略適應。

人都會想要追求自我,這是一種正常情緒。但有的時候「做自己」反而會落入藉口當中,有的是因為逃避,有的是肇因於對社會認知不全。社會不是為了某個 個體而運轉的,然而「做自己」的思維是一種唯我的觀點,可能會陷入某種自我製造的價值觀當中,無法客觀的分析社會環境與社會需求,把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給 歸納成壓迫個人自由,實際上卻是缺法學習理由或慾望。

在標榜創新的社會當中,學習遵守規定依然是很重要的過程,幾乎大部分的創新都是建立在紀律與嚴謹的知識上。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先學會規範,才能夠 打破規範」,因為規範的存再通常都有一定的道理,且創新不可能無中生有,多半都是從現有的線索當中尋得,不可能一磯而成。支撐創新的,就是基礎的學習能 力,基礎學習能力的最佳來源就是校園。

目前學校教育主要是培養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及數學能力,外加附帶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方面的常識學習,好為大學階段的專業選擇鋪路。社會氛圍與教育環 境不免讓這一切都感到無聊,在大學已經被視為基本學歷的情況下,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學生容易陷入一種被逼迫的狀態(某些國家的小朋友高中畢業之後會先 在社會上打滾一年,思考自己的出路,但台灣比較流行直升,重考或者不考會被視為能力有問題),必須要直接升到大學才能夠符合社會期待,就好比趕鴨子上架, 沒有太多自我探索的機會,至於要不要上研究所,學生的自由選擇空間就比較大了。

我相信大多數的學生在高中時根本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也還不能了解到知識的運行原理,但,一個事實是,就算一路升上來懵懵懂懂,但只要能考 上不錯的大學,一來算是得到了亮眼的社會地位,二來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把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給做好。畢業以後的自由選擇權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

寫這篇文章時突然想到邱吉爾曾經說過的話:「寫書要經過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感覺很新鮮,好像有了新的玩具。但到了第五階段,這本書已經成為控制你生活的暴君。這個時候你也差不多心力憔悴,打算殺掉這隻怪獸」

我比較遜,只打一篇文章就感覺很累。

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我猜想,過了1個禮拜之後,他們大概只記得邱吉爾說過什麼話,上面那一大串可能會全忘掉。嘩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3x14x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